- 优秀校友
【战“疫”天使(二十九)】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援鄂医疗队——万花汇花海,众星聚银河
在这场看不见“敌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一张张递给上级的“请战书”、一封封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奔向武汉。在黑龙江第六批援鄂医疗队人员中,我校6名现就职于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请战书上坚定的按下手印,毅然决然奔赴前线,用高尚且稚嫩的肩膀众志成城,扛起了“爱的桥梁”。
薛乃正浩,我校2011届优秀毕业生,现就职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肿瘤叁科。曾在工作期间获得了优秀护士,院级最美护士,黑龙江省优秀护理工作者等诸多荣誉称号。国难面前男儿何安,薛乃正浩立刻申请支援疫区前线,前往武汉,穿好防护服走进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热10病区。14床朱大爷的护理工作由责任护士薛乃正浩负责,他进屋查房时,刚好朱大爷正准备排便,他熟练的帮助大爷清理排泄物,涂抹爽身粉,更换干爽的纸尿裤。每次大爷都会不好意思地说:“谢谢你们,总给你们添麻烦。”正浩总是笑着回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什么需要,您随时按呼叫器,我就会立刻来看您!”早餐前,正浩提醒朱大爷要注意饮食,控制血糖。正是这一句句简短朴实而又贴心的话,温暖着病人的心。
正浩担心医院的忙碌和对抗病毒的紧张氛围会给带来病人沉闷的心情,在护理过程中他也会格外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病人唠唠家常,排解他们的烦闷心情。“大爷,您知道我们东北的浴池都流行搓澡吗”,一边擦洗身体,一边和大爷聊着东北的趣事,每每提到新鲜的事情,大爷都眼前一亮,兴致昂昂的放开话匣子,满是轻松快乐。擦洗过后,他又将大爷更换下的睡衣清洗干净,晾挂起来。他既是护士,又仿佛是朱大爷的亲生儿子一般。朱大爷逢人就说,虽然很想念亲人,但是护士对他的照顾让他感受到了超越亲人般的温暖和踏实,每次都会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为他们点赞。正浩说:“只有每名护士都把他们当作亲人去照顾,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才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守护患者的健康是我们的责任,患者的康复更是所有白衣天使的最大的心愿!”就是这样的他,可以让病人们安心的依赖,给予了患者极大的精神力量和战胜病毒的信心。
齐忠龙,我校2012届优秀毕业生,现就职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胃肠外科。自2015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工作中勇挑重担,思路开阔,积极参加团委各项活动,是黑龙江省红手环志愿服务者团中的一员,工作中他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业务,默默无闻地奋战在医疗工作的最前沿。自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齐忠龙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号召,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写下请战书,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进驻武汉市中心医院。
在请战书中他这样写道:“医疗前线是战场,疫情面前我们是战士,在这个危难时刻,在祖国最需要医护人员之时,我想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作为一名90后护士,他用最简短最朴实的语言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和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和家人匆匆告别后,剪掉了头发,轻装上阵,奔向了疫情主战场。作为抗击疫情的一线人员,往返于病房之间,他认真仔细的为他人穿防护服,保障队友和病人的安全,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在医院超负荷的工作中,汗水浸透了防护服,口罩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但他从未在意过这些,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在短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了医疗队所布置的工作。“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齐忠龙怀着护理的初心,担着使命与责任,用实际行动向这份他所热爱的事业致敬。
李孝林,我校2015届优秀毕业生,现工作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担任院内宣传员,并荣获农垦总局总医院2019年度明星护士称号。国家有难,他毅然挺身而出,踏上征程,驰援湖北,出征武汉,参加抗疫之战,支援武汉中心医院发热10病区。在病区中,他主动要求去照顾病情最复杂的危重症患者,工作任务重、强度大、风险大,所负责护理的患者病情重,需时刻看护,不容一丝懈怠,每天承受着高负荷的工作,就算专业重症医学科出身的他也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但他还是坚持奋战在一线。
病区实施一人一护一策的护理方案,夜班工作耗费着大量的精力,从凌晨开始,便要一刻不离的看护患者,不仅要照顾危重的患者,还要克服室内昼夜温差大带来的寒冷与沉沉的睡意,他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实在太困,就采取体力劳动的方式打发困意,一边看护病人,一边做清洁消毒工作来抵抗困乏的侵袭,熬过夜班,他却不忍心花时间去休息,而是利用一切机会去学习新冠病人的各种护理方案,对诊疗方案及国家卫健委新下发的《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护理规范》进行学习,以便于更好的护理患者,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出院回家。
刘洋洋,我校2016届优秀毕业生,现工作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肿瘤二科。这位在抗击疫情战场上的巾帼英雄,怀着坚定的信念奔赴武汉,她说,“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冲上前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家都说我们是英雄、是逆行者,其实我想说,哪有什么英雄,我们只不过是一群平凡人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罢了。”进入武汉首先开始紧张的紧急培训,穿脱隔离衣,戴脱手套,都要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培训结束后立即投入了工作中,凌晨四点进入病区,每次就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她从不抱怨每天大量的琐碎工作,面对病人问怕不怕的时候,她说,“这么多人都来支援武汉,我不怕!”她坚定的回答让询问的病人心底也有了面对病毒勇气。在她心中,一切能够给病人带来希望与温暖的事,都是值得的。她感激着医院提供的充足的战略物资,感动着来自家人朋友同事领导回复不完的慰问短信,内心充满幸福,她期待着在疫情结束后,能和战友们一起去赏樱花,吃热干面。她说,护士是一份平凡但是值得的工作,她希望正在母校学习的学弟学妹们能够传承南丁格尔精神,牢记“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好好珍惜在母校的时光,夯实基础,充实自己,日后成为母校的骄傲,让母校以我们为荣。
张丽娜,我校2012届优秀毕业生,现就职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骨科。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地震,小时候的她得到了上一辈医护人员的庇护,这次换她来保护老去的他们了。2020年的新冠肺炎,张丽娜参与其中并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有时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但叮嘱普通人远离病菌的同时,她却自愿置身凶险,挡在前面。她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看到了中国人的团结,无私和伟大,此刻我想说: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我爱你伟大的祖国——中国!”
刘一鸣,我校2012届优秀毕业生,现任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肝胆外科。他在新闻上看到第一批援鄂队伍出发时,内心五味杂陈,“他们是谁的父亲母亲、是谁的儿子女儿、带着一种怎样的牵挂,为何有这如此坚毅的眼神”,刘一鸣想是责任给了他们力量,克服了内心恐惧,出征一线,这让他早早的便有了支援武汉的想法。他说,我所理解的“山川异域,日月同天”是指:大家虽然所居住的地方不同,却都生长在同一片天底下,都一颗自然所赋予的赤子之心,能感同身受喜怒哀乐,自然遇到事情怎能不相助呢。
他们是不同的,却又是相同的,给病人同样的安全感与依赖感,同样有着护理人的精神,共同参与组建成了这样一个治愈病人伤痛和心灵的优秀团队。他们的心紧紧相连,共同努力,对抗疫情,等待胜利后的欢聚时刻。面对疫情,医护人员也是血肉之驱,又怎会没有害怕和胆怯,只是穿上那身白大褂,责任和使命压倒了一切。面对病毒,避险是人的本能,冲到一线,是他们职业精神的呼唤。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正是有他们的默默付出,才有我们团聚的安宁,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守护着一方平安、一方祥和,传递着爱心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