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教典范系列一 王正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习于智长,展渊博学识;优于心成,绘桃李璀璨。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刚参加工作3年的青年教师王正君从尝试探索到驾轻就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默默俯身耕耘于教育一线,坚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风,以热血丹心,沃就新花芬芳。
王正君,成年免费A级毛片无码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部成人护理教研室教师,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审稿人,黑龙江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校区础级教师。硕士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获批省级教研基金1项,校级教研基金2项,教师发展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在第二十届、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报告交流、中国心理学会护理心理学专委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报告并获优秀论文奖。荣获2021年黑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省级一等奖、优秀案例奖;2019年成年免费A级毛片无码大庆校区第五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案例分析项目优胜奖。担任“你我同心、共同守护”——2018、2019年全校新生心肺复苏培训教师。
师者尽心尽力授教,学者一言一行谨记
疫情期间,王正君面对“停课不停学”的网课任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先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居家学习就是配合国家抗疫,尤其是医学生更要积极配合国家;再营造学习氛围,使用电子教材授课等。利用线上环境,创设性地将临床切换式教学转换成案例讨论,同学分组完成了临床病例汇报的学习任务,解决了困惑和疑问。王正君说,当同学们打开摄像头积极地回答问题时,看到同学们青春洋溢的脸庞,熟练地把护理程序应用到具体案例中,学习效果没有因为改变教学方式而大打折扣,反而是更可圈可点,他知道自己的辛勤教学没有白费,用心良苦得到了回报。改变的是疫情期间的教学方式,不变的是老师和学生们对知识的热爱。
王正君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对待学生和蔼可亲。课堂上的他一丝不苟,课下又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相互交流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以及临床上真实案例的处理方法,真正成为了学生们的良师益友。线上授课期间,王正君所在课组的外科护理学授课还被教育部护理学教委评为优秀案例。这也体现了王正君始终悉心培育莘莘学子,在平凡的岗位中坚守不凡的使命。
在担任辅导员工作中,王正君说:“每个学生都有先天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而教师的角色就是点燃学生的内部动机投入到有趣的活动中,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育就是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己制定的规划反映出的发展途径顺水推舟是他帮助学生的方式。在2019年校区的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王正君以一个别出心裁地“见字如面”的主题班会成功进入决赛,将同学们入学时的规划装入哈医大定制信封“邮寄”给已经上学一年的同学们,让同学们对比这一年实现了什么,有哪些当初的热情被遗忘,什么地方尚待努力。“学生制定规划时就会反映出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有的同学目标很明确,就是想升学或者就业等,那这时我们就帮助他克服道路上的障碍,为其提供最有利的发展环境;有的同学目标暂时不明确,我的思路就是多创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掘自身所擅长的,并在活动中完成对榜样的社会化学习。最后,我认为如果教师能够记住每个同学的目标,毕业去向与打算,时常的问候,即使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关心本身就是一种帮助。或许我们工作生活中要处理的事情有很多,但学生的事,是永远值得放在心头的。”这就是王正君,一路披荆斩棘,护学生们前程似锦。
丹心秉烛熔铸民魂,衷诚萦绕系学术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王正君老师扎根学术,提高自身能力,在教学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面对大学发布的《对于举办黑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他把握机会,将“以赛促教”的参赛观念贯彻始终,经历无数个日夜的精心打磨,在与校内各院系各专业教师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成年免费A级毛片无码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省内疫情骤现,大赛在时间上和赛制上都发生了转变,王正君专心研磨参赛内容,积极适应新的比赛环境,坚定参赛信心,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在同省内各本科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收获了省赛一等奖和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奖的优异成绩。
王正君在教学同时也投身于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服务中。在“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课后,他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为大庆市民开展心肺复苏术的科普宣传志愿服务,并在每学期为全校师生培训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在志愿科普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学们可以积极投入到老师们组织的各项有益开拓视野的活动中,大学时光的宝贵之处就在于有着大量的新鲜事物等着我们去探索,而这宝贵的时光,我们应该珍惜着度过。”王正君这样对学生说。
花蕾深藏数点红,且教桃李闹春风
“回顾两年的兼职辅导员时光,我遇到了108名靠谱、可爱又懂事的孩子们,这是一件幸运的事。”王正君脸上洋溢着笑容。面对第一次,也可能是唯一一次毕业生不返校的毕业季,王正君不仅要负责108名学生毕业生鉴定表的邮寄、线上指导填写、等待邮寄回校盖章,装入人事档案进行派遣,并为就业的同学开具无处分证明,还要将80多名毕业生滞留学校的行李进行邮寄。面对繁重的工作,王正君有条不紊,在给远方的同学们邮寄到毕业证书、学位证的同时,也给刚刚在城市定居就业的年轻人带去了心灵慰藉。
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灯,而灯的“开关”在他自己的手里,要有“电源”,就需要不断“充电”,这样才能一直发光,照耀学生前进的路。王正君就是这样一盏灯,为了快速提升自己,助益学生,除了积极听从导师周郁秋院长的建议和指导,还在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岗前培训、新教师试讲等活动中积累经验。“我们每个人的家庭条件、成长环境、文化背景等都不同,是哈医大把我们聚在了一起度过4年或更长的时间,读大学就像坐火车,哈医大就是一次列车,我们终归要下车,不妨在旅途中就想好下车后要去向何方并为此做些准备。”王正君以此启示大家,鼓励学生们不断突破自我,提高能力。
讲台上,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播撒心血点点;桃李园里,风霜雨雪,披星戴月,培育新蕊亭亭。“未来我会继续立足大庆,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为医学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王正君铿锵的语言,更激励着广大学生砥砺向前。